自8月以來,華西安裝公司承建的成都市新津區人民醫院項目奏響了大干快上的“奮進曲”,279名華安善建者傾注滿腔熱血,緊盯安全質量,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奮勇拼搏、全力沖刺,跑出民生發展“加速度”,4個月搶出產值9125萬元!
作為四川省重點建設項目,新津區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民生工程,新津區人民醫院按照三級甲等醫院標準進行規劃,總投資約13.5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2.99萬平方米,總編制床位數1000張,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門急診醫技住院綜合樓、“三中心”綜合樓及相關配套道路工程等。
項目設計建設堅持高標準、高起點、現代化、智能化,為實現既定建設目標,精準把控重點施工環節,項目團隊科學統籌管理,優化人員配置,合理調配作業計劃,全面掀起大干快上建設浪潮。高峰時現場日均投入安裝工人近300名,施工機械在轟鳴聲中運轉,焊接聲、碰撞聲、機器聲互相交織。空調設備組單日最高完成40臺風機盤管安裝,管道安裝組5天完成800米給水支管安裝、4000 米排水管安裝、8000米消防管道安裝,7天完成300個抗震支架安裝、6000米管道保溫安裝。“三中心”施工過程中,3天完成5000米電線敷設,5天完成50臺配電箱安裝。綜合樓施工任務方面,3天完成15800米電線敷設,6天完成82臺的配電箱安裝、1000米給排水管及消防水管安裝。
智慧建設來“加持”工地高效又智能
在新津區人民醫院項目建設過程中,“智慧”理念始終被貫穿于工程建設每一個環節。項目堅持深化智慧系統應用,利用BIM技術使施工重點、難點部位實現可視化,使工程管理人員能夠提前預見問題,及時作出應對。在施工過程中,對鋼結構進行提前深化,對機電安裝工程的管線排布提前進行排版和深化設計,進行相應洞口及線槽的預留工作,有效避免在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錯誤,并避免開洞(槽)、切割等產生固體垃圾或造成材料浪費。同時,還有大數據、AI等核心技術,實時采集現場數據、自動進行風險識別,為項目提供生產提效、成本節約、風險可控的智能化解決方案,通過智能化讓項目效益、效率雙提升,節省因返工增加的工程成本和工期時間,極大地提升了工程效率,讓工地管理更高效。
全力以赴搶工期 爭分奪秒趕進度
面對項目工期緊、任務重、多工種交叉作業的多重壓力和挑戰,項目部嚴把工程進度,合理安排工序穿插,無論是管理團隊還是施工一線都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奮戰四個月以來,項目部組織成立了一支200余人的搶工突擊隊,在保質保量的同時全力搶產值、拼進度,堅決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華安精神,為項目建設拼盡全力。經過120個日日夜的不間斷鏖戰,截至目前,給排水管道安裝已完成60%,消防管道安裝已完成70%,空調水管安裝已完成80%,電氣配管已完成90%,電氣穿線已完成50%,配電箱安裝已完成60%,消防配管安裝已完成95%,消防穿線已完成50%,風管安裝已完成50%。項目整體機電安裝進度已達50%,比原計劃建設節點時間整整提前30天!
據悉,新津區人民醫院將全面引入大數據云協同平臺、遠程診療、綠色節能、智慧醫療等先進理念,項目建成后將以診療活動為主線,以人性化服務為主導,高速5G網絡、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平臺為支撐,打造區域城鄉醫療衛生一體化的“智慧醫院”。目前,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華西安裝全員此刻正在全力以赴搶工期,爭分奪秒趕進度,力爭在2024年8月將項目正式交付使用。
(文丨溫鑫 圖丨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