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日喀則,華安人歷經八個月的艱苦奮戰,克服低含氧、溫差大、低氣壓、風速大、紫外線強等自然環境影響,搶抓施工生產“黃金期”,以決戰決勝之勢,全力沖刺全年目標,在冬歇期前順利完成了主體結構封頂,項目施工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為項目順利竣工交付按下“快進鍵”。
攻堅克難 與時間賽跑的善建鐵軍
日喀則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甲措雄鄉,坐落在雄偉的珠穆朗瑪峰東岸,海拔3837米,占地面積40余畝,合同造價1.4億元。
作為公司在建的自然條件最為惡劣、專業領域跨度最大、專業涉及最多的項目,為解決豐富的地下水對土石方及基礎工程的影響,項目自四月降水至今,共設置降水井78口,累計降水2560萬立方米。為減少冬季施工對工藝精度及施工進度的影響,項目制定了16個專項施工方案和保證施工質量進度的13條措施,根據實驗結果和設計要求添加外加劑,以確保材料在極寒條件下的性能穩定,在冬歇季來臨前通過對部分生產材料進行提前預制,以減少不必要的操作間隙。
同時,另一個超危大工程“高支模”的施工也在粗格柵進行,自基礎底部至±0高度為9.35米,按規定進行“雙專”審批后,項目嚴格按照批準和論證后的方案進行施工,加強安全防護措施專人監控量測,圓滿完成施工任務。
開工建設以來,項目累計投入施工作業人員762名,大型機械200余臺,累計完成臨時用電線路敷設3000余米,土石方開挖100000余立方米,鋼筋加工及綁扎1800余噸,模板安裝31500余平方米,澆筑混凝土20000余立方米,工藝及排水管道安裝6200余米,累計完成產值9000萬,單月最高完成產值2000余萬,人均完成產值達1100余萬元。
漢藏一家親 上陣“兄弟連”
項目部積極解決當地農牧民就業問題,通過手把手指導為每一位藏族工人進行實名制考勤線上操作教學,累計已完成教學100余次,開展現場操作示范教學累計已完成50余次。加大對施工作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努力提高作業人員技術水平。在完成主體施工的同時,為確保進入冬歇期后由室外作業轉戰到室內進行安裝施工作業,項目部提前謀劃,開展線上詢價、實地考察、質量試驗等措施,提前溝通確定了材料和設備到貨時間,為冬歇期的有效施工打下了堅實基礎,把計劃年后完成的部分關鍵設備安裝施工提前到了年前進行,從而保障施工任務的有序推進。
項目團隊秉持“只爭朝夕搶工期,精心組織出精品”的理念,不斷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力度,搶抓建設進度,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項目團隊持續優化施工方案,緊密安排施工工序,并采取晝夜施工、多班組交叉流水線型作業的方式,加班加點搶進度,順利完成各項節點任務。在工程實體建設、安全文明施工、勞務實名制管理及工資發放、解決當地農牧民就業問題等方面獲得各級行業主管部門一致好評。
象征著愛與吉祥的圣潔之花——格桑花,在夕陽余暉的映照下,點綴著那一抹抹華西綠。作為日喀則市“十四五”規劃的重點“領跑工程”,項目將進一步提高日喀則市基礎設施水平,改善生產環境質量,助推雪域高原高質量發展,使之成為華西安裝公司打造“西部知名、行業一流”專業化公司的新地標、新名片。
(文圖丨姜奕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