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我們
從前,現在,未來
……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
走過不平凡的二十年,迎來奮進中的新華安!那里面存儲著我們——每一個華安人奮斗的“微電影”。
我們揮汗如雨,淚灑熱土;我們平凡知足,默默耕耘;我們勇擔使命,勠力同心;我們改革創新,勇攀高峰!我們按下了加快發展的“快進鍵”,步入了健康發展“快車道”。我們跑出了加速度,跨出了新高度。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正朝著建設“強優富美”新華安,打造“西部知名 行業一流”專業化公司的發展目標奮勇前行!征途漫漫,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還有許多溝坎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山峰需要攀越,那是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氣,那是越是逆境越昂揚的志氣,那是越是挑戰越突破的骨氣!
《這里是華安》全新上線,帶你走近我們,帶你認識我們——新華安。
今天講述發生在遂寧市蓬溪縣大石鎮牛角溝村——建設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中的華安人的故事……
2023年1月18日,遂寧市蓬溪縣大石鎮牛角溝“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正式開園。按照蓬溪縣打造“一路一核三溝兩園”鄉村振興新格局的部署,牛角溝村作為紅色文化傳承地,通過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昔日偏遠的小山村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追憶紅色文化 建設精品工程
按照遂寧市委市政府著力把牛角溝村打造成為賡續紅色血脈示范區、追憶紅色文化核心區、振興美麗鄉村樣板區的要求,2022年8月25日,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牛角溝精品示范村)建設正式啟動。集團公司高度重視,公司主要領導多次親臨一線調研指導,督促項目建設。項目部積極謀劃,高效落實,白天施工期間跑現場,找問題,強安全,施工結束后看圖紙,對規范,添措施,針對施工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及時解決,并及時進行總結,打響了建設任務的“攻堅戰”炮火。
專業人專業事 細節決定成敗
紀念館單體中的小劇院應甲方要求,須在原定工期的基礎上提前進行交付驗收,時間緊迫且精裝單位吊頂做法為不規則波浪斜吊頂,也為噴淋管道的噴頭安裝增加了難度。項目部與總包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相關負責人、精裝單位等進行了充分溝通,對噴淋管道的噴頭做法進行了詳細的討論,確定了最終方案,確保了項目保質保量完成施工生產任務。
1.精裝單位將吊頂坡度減緩。
2.在安裝噴頭前,明確精裝吊頂面的基準線、標高線。
3.龍骨調整定位,測量噴頭短管的長度并安裝,防止短管過長或過短。
賡續紅色血脈 打造精品團隊
當人們還沉浸在那秋天的夕陽之中,初冬已悄然來到,然而在處處充斥著紅軍精神屬于華西的“戰場”上,卻是猶如初夏,熱火朝天,忙碌萬分。項目管理團隊深知時間緊,任務重,這支平均年齡只有34歲的青年先鋒隊深刻感悟革命前輩不忘初心,拼搏奉獻的精神,在團隊“將領”的指揮中,大家舍我其誰,亮劍拼搏,勇往直前,用新時代華西人的“韌勁”、“狠勁”和“巧勁”在這片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土地上用一往無前的紅軍精神交出了屬于新時代的答卷。
1.地名的由來蓬溪縣大石鎮牛角溝村,因山溝形似牛角而得名。
2.歷史的豐碑1929年,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高級將領曠繼勛率部在牛角溝村起義,樹起“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的大旗,建立了西南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蓬溪縣蘇維埃政府,樹立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翻身求解放的不朽歷史豐碑。
3.深遠的意義曠繼勛不怕艱難勇往直前的四川紅軍第一村中,華西將當年起義藍圖重現,讓人們再次見證到了新時代紅軍長征精神的新華章。
全新欄目、全新視角、全新體驗······
到此,《這里是華安》第一期關于建設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中華安人的故事已講述完畢。近日,《這里是華安》欄目視頻即將推出,請您持續關注,敬請期待!
(文圖/ 劉濤 蔣葉)